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环保科技>>新闻报道>>

湖北孝感:供水新格局破解城区用水难题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湖北省孝感市是雨量充沛、温暖湿润、碧波万顷的鄂北平原景象。然而,虽地处长江以北、汉江以东,孝感市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水资源禀赋条件极差,仅有全国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属于典型的水量型、水质型双重缺水城市。

  水源“瓶颈”长期遏制供水发展

  1975年,孝感市通过开凿地下井建成小型水厂,启动了集中供水,受地下水源制约,到20世纪80年代,最大供水能力仅2.5万吨/日。这种供水状况一直延续到1990年,孝感城区二水厂一期4万吨/日工程建成投产后,以距城区17.2公里的汉北河支流沦河为水源,才扭转了城区长期依赖地下水为水源的局面,形成了地表水、地下水双水源供水格局。

  由于孝感市城区地下水因长期过度开采出现水位下降、水质恶变,1995年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将孝感城区划定为地下水超采区,1997年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原一水厂停产关闭,供水水源不足的“瓶颈”再度凸显。孝感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1998年二水厂二期工程建成后,城区虽形成了8万吨/日的地表水供水规模,但供水能力仍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城区有近400家单位仍自行打井、自备供水,与公共自来水各占半壁江山,市民饮水安全缺乏有效保障。

  “引汉济孝”初建城乡供水格局

  2007年孝感市投资4亿元建设三水厂,引入优质汉江水一举破解城区水源难题。2010年1月,取水规模23万吨/日、供水规模15万吨/日的三水厂一期工程投产通水,该水厂是湖北省第一家配套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新型水厂,城区主供水源地延伸到34.24公里外的汉江,结束了因地下水、沦河水质不稳定而导致饮水安全缺乏有效保障的历史。

  2014年10月,供水规模10万吨/日的八一水厂一期工程建成通水,取代了早期建成的二水厂,城区总供水规模增加到23万吨/日,形成两座大型水厂联合供水、互为补充的供水保障体系,构建起“云孝一体、市区一体、城乡一体”的供水发展大格局,供水服务人口超过60万人。

  10亿元投资助城区供水“脱胎换骨”

  随着城市发展,孝感城区用水需求量逐年递增,尤其是夏季高峰供水期的用水需求高达25万吨/日以上。由于从汉江取水规模仅23万吨/日,城区供水再现困窘局面。在高峰供水期间不得不对城区部分用水户实行错峰用水,以缓解高峰用水时段的压力,优先保障市民生活用水。

  城区供水不足,一直是历届孝感市委市政府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2019年年底,孝感市正式启动孝感城区供水保障工程建设,项目包括三水厂二期扩建工程、汉江原水输水管道复线工程、汉江取水泵站扩建工程和107国道孝感南段给水管线迁改工程、八一水厂至二水厂供水联通工程等子项,计划将三水厂供水规模由15万吨/日扩增到30万吨/日,将汉江取水规模由23万吨/日扩增至46万吨/日,同时新建和改造DN1400-1600输配水干线52.78公里,项目总投资高达10.73亿元。为保证资金来源,孝感市通过发行政府专项债券和地方财政配套,着力化解民生难题。

  全流程质量管控力求“深严细实”

  孝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建设好该市城区供水保障工程,项目严格实行三检制,每做完一道工序,都要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并按照“深严细实”的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深”入学习,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项目专班在供水建设项目部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切实筑牢全体党员理想信念。“严”格执行,该局质安中心成立专班,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管控,按照“成熟一段、确定一段、实施一段”的原则有序推进,针对隐蔽部位,严格实行建设、施工、监理举牌验收。“细”节到位,该局一名县级领导干部对项目进行包保,常驻项目现场指导建设,狠抓文明施工各项细节工作,切实做到施工文明、安全、质量一体推进。“实”招频出,在工地防疫、防尘降噪、交通疏导等方面下大力气,最大限度减少施工作业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据了解,孝感城区供水保障工程预计将于2022年完工通水。“届时城区供水规模将增加到40万吨/日,汉江取水规模将增加到46万吨/日,实现供水能力倍增。”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不仅能极大缓解当前用水紧张的局面,还可满足中心城区未来10年乃至20年的发展用水需求,为促进市区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及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有力保障。

  项目推进过程中,孝感市委市政府深刻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内涵,践行了“优质供水”的服务承诺,实现了“让市民吃好水”的建设目标。接下来,孝感市将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工作部署,持续巩固民生建设成果,积极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尽全力满足居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邹 斌 安楚雄 何任飞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