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环保科技>>新闻报道>>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进投放收集点改造升级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坚持把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摆在党史学习教育突出位置,把深入推进垃圾分类作为重点项目,以改造提升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站)为切入点,按照“可量化、可感知、可评价”标准,有效解决群众在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立足顺民意、解民忧 摸清找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016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效。省级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和地级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启动,其中创造便民投放环境是群众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条件。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正在深化,17.6万个小区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覆盖居民9100万户,居民小区覆盖率达到97.1%。但同时也发现,一些已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小区仍存在投放环境差的问题。

  为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人员赴北京、上海、广州等10余个城市,开展现场调研50余次,调研组实地查看、蹲点调研,与社区居民群众进行深入沟通、广泛交流,现场查看投放收集点(站)运行情况,亲身体验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感受。组织技术专家、基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者深入21个城市的198个居住小区,与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切身体会居民分类投放面临的困难,了解群众诉求期盼,摸清群众在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遇到的厨余垃圾“破袋”配套设施不到位、投放收集点(站)布局不合理、定时投放时间与居民投放习惯不匹配、垃圾清运不及时、夜晚投放照明不到位等问题。

  立足守初心、担使命 全面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自下而上确定1000个小区作为示范联系点,覆盖7个省、4个直辖市共125个地级城市(区),包括物业管理小区552个、老旧小区232个、新建小区124个、开放式小区92个。通过实地督导、专家指导、发动居民参与等方式,重点对这些小区的生活垃圾投放收集点(站)进行改造提升,改善环境、方便投放,推动解决小区居民在参与生活垃圾分类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同时,确定这1000个示范联系点坐标定位,建立工作台账,便于更直观感知联系点改造情况。

  拿出解决问题的实招硬招,对投放收集点(站)进行地面硬底化改造,增设洗手、净手和破袋器设施设备等,解决332个小区投放收集点(站)厨余垃圾“破袋”配套设施不到位问题;通过入户沟通、张贴公示和座谈等方式,充分征求居民意见,结合实际调整或延长定时投放时间,增设误时投放收集点(站),解决251个小区投放收集点(站)定时投放时间与居民投放习惯不匹配问题;按照便民原则,结合小区空间条件等,重新规划投放收集点(站)布局和运行路线,配置或更换容器、箱房、桶站设施设备,完善标识标志等,解决241个小区投放收集点(站)布局不合理、设施设备破损问题;按照小区垃圾产生量和开放时间等,确定分类收运时间表、线路图、责任人及联系方式,并进行公示,解决87个小区投放收集点(站)垃圾清运不及时问题;配备照明等必要设备,并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延长照明时间,解决90个小区投放收集点(站)夜晚投放照明问题,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目前,500余个示范联系点已经启动生活垃圾投放收集点(站)改造提升。

  立足强组织、聚合力 推动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实行部、省、市环卫系统上下联动,指导联系点所在省和城市环卫管理部门,将改造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站),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细化工作方案、倒排改造时间节点,做到目标明确、节点清晰、责任到人。

  组织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的生活垃圾分类方面专家,深入实地为各地提供业务指导和咨询服务。制订生活垃圾分类专题培训工作方案,在已开展的3期生活垃圾分类专题培训中,邀请示范联系点相关工作人员200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向全行业发出倡议,以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站)升级改造为抓手,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印发《省级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办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办法》,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站)升级改造”作为评估各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明确便利化、精细化、人性化升级改造要求,使实践活动达到可评价要求,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成 建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