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环保科技>>解决方案>>

龙岩新罗实施垃圾分类“三大工程”

  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以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实施“文化润心、源头固本、科技筑基”三大工程,推动垃圾分类从“政府主导”向“全民参与”转变。

  文化润心 打造全媒体矩阵

  在万阳城商圈,LED屏循环播放垃圾分类宣传片;公交站台广告栏里,垃圾分类指南鲜明又生动……目前,新罗区已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全媒体宣传矩阵,实现“报刊有专题、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影像、网络有互动”。

  该区还联合教育部门编制了垃圾分类教材,覆盖幼儿园至中学全学段,深化“小手拉大手”家校联动机制。“孩子在学校学了垃圾分类知识后,回家会主动教我们如何进行分类,全家都养成了好习惯。”家长李女士说。今年以来,该区累计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304场(次),联合学校举办实践活动64场(次),吸引4099名志愿者参与。

  源头固本 实现全链条管理

  清晨6点,督导员韩大姐准时出现在凤凰城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厨余垃圾要破袋投放。”“塑料瓶属于可回收物。”……她一边检查居民的分类情况,一边耐心指导。在新罗区,像韩大姐这样的督导员有300多名。

  据介绍,新罗区大力推进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已建成垃圾分类收集亭屋784座,设置分类点位1083个,投放分类垃圾桶8500余个。同时,推行“物业自管”模式,在38个小区试点物业服务企业自主管理,形成长效机制。“现在,有了专门的接驳体系,小区环境更干净了。”乘风社区的王阿姨笑着说。通过“不分类不收运”机制,新罗区实现精准分类、量化管理,厨余垃圾收集处理率有效提升。

  科技筑基 助力智能化分类

  在莲西小区,居民王先生刷卡打开小区里新建的智能分类屋,将纸箱放入回收口,系统自动称重并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用品,既环保又实惠。”王先生满意地说道。这座配备AI(人工智能)识别、自动称重、满溢报警等功能的智能分类屋,是新罗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技筑基的一个缩影。

  目前,新罗区已建成41座智能分类屋,实现投放溯源、质量监管、收运调度全过程智能化。后台中心可实时掌握各站点运行数据,及时清运垃圾。

  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心城区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超过9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0%。如今,街道整洁干净、投放点规范有序、居民自觉分类,垃圾分类俨然成为城市文明的新标识。

  邱华敏 石雯佳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