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环保科技>>解决方案>>

垃圾分类投放点(站)如何化解『邻避效应』?

  □ 赵太湖

  垃圾分类投放点(站)建设是持续推动垃圾分类的硬件保障。各城市陆续启动垃圾分类以来,如何设立垃圾分类投放点(站)成为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话题。投放点(站)布局不合理,群众往往反映强烈,甚至引发舆情。尤其是撤桶建站、定时定点投放成为典型做法后,垃圾分类投放点(站)建在哪里,是一个难以绕过的问题:要么太近有味、有噪音,要么太远扔垃圾不方便,似乎无论安置在小区哪个位置都会引来反对声。

  垃圾分类投放点(站)升级改造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推进垃圾分类的重要抓手之一。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相关部门在项目规划、交付验收等多个环节进行把关,确保了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站)高标准建设。简陋投放点变身时尚垃圾分类站,成为不少小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带有除臭、消毒等功能的硬件的提升,“高大上”智能收集设备的普及,极大消解了居民对于垃圾收集设施的脏乱差印象。但是形象的改善并不能完全避免“邻避效应”带来的垃圾分类投放点(站)选址困扰。生活垃圾藏污纳垢,每个人都不希望垃圾分类站放置在自己家附近。多数居民认同垃圾分类理念,但涉及自身利益,谁都不会轻易放下心结。客观上,一些建设较早的小区或老城区道路狭窄、人口密度高、居住空间小、出入口多,推进垃圾分类面临“点位分散”“设施不足”等难题,因而投放点(站)选址可能引发的矛盾更为激烈。有的小区甚至不得不谁当“桶长”垃圾站就设在谁家门口,让个人高风亮节为公共利益牺牲,透出的是无处安放的无奈。

  垃圾分类投放点(站)建设,要科学合理兼顾人性化。一般来说,选址需要尽量考虑对周边居民影响较小、居民投放较便利、垃圾便于清运且少占车位、不破坏绿化等因素。笔者认为,破解“邻避效应”,不仅需要让垃圾分类在小区“落得了地”,而且应该在百姓心里“生得了根”。综观各地近两三年来的实践,至少需要在以下两方面发力:一是要取得最大公约数,以理服人。社区工作必须有“绣花功夫”,工作需要做“细”做“实”,越难的事越要协商。街道、社区、物业服务企业等落实垃圾分类的工作力量,应努力做好邻近居民沟通工作。在前期规划阶段,要充分对选址的科学性、严谨性进行考量,形成的备选方案要相对合理、影响最小。二是投放点(站)建设标准高了、“颜值”高了,要真正打消居民顾虑,需要长期有效的高质量运营管理作为保障。只有做好清洁、清运工作,把垃圾投放后的二次污染影响降到最低,让周边始终保持整洁、有序,做到环境友好,居民才会真正认可。

  垃圾分类从日常生活中的“选答题”变为“必答题”,投放点(站)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第一道“坎”。通过推动社区共商共治,提升社区成员参与感,把垃圾分类新时尚从“独角戏”变成“大合唱”,就能将垃圾分类催生的“共情感”转化为“共治力”。齐心协力、刚柔并济、扎扎实实迈出垃圾分类第一步,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让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融入日常,在许多城市正成为激发社区自治活力、促进社区治理能力提升的新支点。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