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环保科技>>新能源利用>>

可回收物有了“好归宿”

  为了有效促进垃圾分类源头减量、推动可回收物的循环利用,四川、河北等地推动“碳中和”小屋建设,该小屋是集“再生资源回收服务”和“双碳”知识科普于一身的可回收物循环利用站点,为可回收物找到“好归宿”。居民把可回收物带到小屋进行分类投放,不仅能够获得现金奖励,而且回收产生的积分还可用于兑换礼品。

  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首批6座便民服务(碳中和)小屋建成投用。这个家门口的“神器”造型时尚新潮、功能智能多元、理念超前环保,吸引了无数“绿色潮人”前来打卡。走进“碳中和”小屋,与垃圾分类相关的各类元素遍布其间,内部空间宽敞简约,共划分为纺织类、玻璃类、塑料类、金属类、废纸类5个区域,配有一台称重设备和智能终端。

  家住附近的胡阿姨提着一堆纸壳箱来到小屋,工作人员将纸壳箱放在带有显示屏的秤上,点击显示屏上的物品类别后,经过自动称重、实时计量,计算现金奖励和积分。“孃孃,你看屏幕确认一下哈,总共30.61千克,现金奖励32.61元,获得16积分,您可以扫码领取奖励。”短短2分钟后,胡阿姨的微信钱包就收到了相应金额的转账。“这个小屋太方便了,以后有不要的东西可以随时送来,还能拿奖励。”胡阿姨连连点赞说,这不仅加深了自己对于垃圾分类的认知,而且还有助于保护环境,非常好。

  为确保“碳中和”小屋的回收效能和屋内整洁,每天都有定时回收车辆对可回收物进行清运,同时还提供上门服务,如果家里有不要的电器、衣服、纸壳箱等,一个人又拿不过来,可通过“碳拾光”微信小程序预约上门回收。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积极探索搭建以碳账户为核心、碳足迹计量仪为技术支撑、“碳中和”小屋为场景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进一步畅通可回收物循环利用渠道,实现生活垃圾从源头上减量化治理、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碳中和”小屋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行+公众参与”的建设模式,乡镇(街道)负责建设,安装配备屋内称重、分类、二维码支付的“电子信息秤”(分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设施;相关企业负责运营管理,由村(社区)指定物业服务企业、志愿者等负责平日的回收工作,通过定点回收与上门服务相结合的方式,等可回收物达到一定数量后,统一运送至回收企业,实现居民生活垃圾就近分类与就地回收“双线一站式”运作。

  “碳中和”小屋设置了纺织类、塑料类、金属类、废纸类4个分类区域和可回收垃圾称重计量回收区,实施智能称重与碳计量同步计算,采取“现场引导、智能分类投放、自动称重、自动计价、现金提取”等方式为居民服务,居民可将家中的废纸、废金属、塑料等可回收物拿到小屋。同时,工作人员也可使用移动式“电子信息秤”上门回收并当场产生支付二维码,居民扫码即可获得现金奖励。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有偿激励+公益引导”的方式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为每一个人提供便利参与资源回收利用的途径,能够助力提升全民“碳中和”意识。

  同样,一座座“碳中和”小屋也出现在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街头,其清新靓丽的外观与便捷环保的回收方式吸引了诸多目光。“碳中和”小屋自身使用了绿色建材,可拆装移动循环利用。屋顶的太阳能光伏板则能为小屋供应清洁能源,满足室内空调、办公设备、智慧大屏终端等用电需求,实现能源自给自足与智能调控,达到零碳排放。

  “碳中和”小屋分为“双碳”科普区、再生资源投放区、再生资源工作区,为居民提供再生资源全品类一站式回收及咨询服务,屋内的再生资源回收明细科学分类、明码标价、公开透明。居民可在工作人员帮助下自行分类称重,扫码登录账号,现金奖励即时到账。智慧回收平台会对回收物品重量、生产原料用量、生产过程废料减少量等进行运算,获取可追溯、可认证、高透明的碳信息,引导居民以低碳行动为减排作贡献。除了再生资源回收外,“碳中和”小屋还专门设置了爱心驿站区,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提供暂时歇脚休息的场所,同时免费提供无线上网、冷热水、休息座椅、手机充电、餐食加热等服务。

  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社区的“碳中和”小屋则拥有垃圾分类科普、有偿足秤回收、低碳足迹记录、闲置二手寄售、一键上门回收五大功能,通过“不定时巡查+远程客服值守”的方式,实现高效运营管理,手机自助扫码即可一键开门。

  步入这个20平方米的空间,左侧是垃圾分类回收低碳科普区,居民可以了解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分类技巧、减碳贡献等知识。通过垃圾分类,使用自助称重系统称重,居民可通过电子显示屏确认称重信息,核对确认后,订单信息将实时推送至居民账号,形成电子订单,随时可以查询。

  右侧映入眼帘的是用蓝色格挡划分的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纺织、统货类5个区域,标识一目了然,居民完成称重后将可回收物投放至相应的投递口即可。“碳中和”小屋可以根据订单数据,自动核算出居民的减碳环保贡献、记录碳足迹、奖励碳勋章荣誉,实现高频高效自助投放可回收物,帮助居民养成低碳环保的习惯。在积分兑换区旁边的小角落,整齐堆放着水杯、书籍等闲置物品,这里是清水塘社区创新打造的线下版“闲鱼”。居民可将闲置在家的二手物品自行定价后在“碳中和”小屋线上线下同步寄售,还能“以物换物”,操作便捷简单。相关负责人说,这不仅打通了线上线下社区市集,还延长了物品使用寿命,符合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

  苏 鸢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