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保科技>>新能源利用>>
深化建筑垃圾治理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时间:2021-12-21 09:09
- 来源:中国建设报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部署要求,重庆市高度重视、科学统筹、强力推动,坚持把抓好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点任务,不断创新治理方式,推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再上台阶。
紧扣试点任务
推进治理工作
高位协调推动,组织保障有力。重庆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印发《主城区城市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把试点工作纳入市城市综合管理领导小组进行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城市管理局,专门负责督促指导试点各项任务。明确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财政局、市公安局等部门试点工作职责,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共同协调推进建筑垃圾治理工作。同时,试点区也相应成立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机构,确定辖区试点工作负责人和联络人,明确责任、建立机制、加强统筹,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实施。制定《主城区建筑垃圾治理试点评估办法》,对各区试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城市综合管理“七大工程”进行应用,与区县经济社会实绩考核指标挂钩,形成以考促进的良性竞争氛围。市区两级科学统筹、精心谋划,严格按照《主城区城市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倒排时序、列表推进,试点各项任务总体推进有序,建立并长期坚持试点工作情况月报制度。
科学精准施策,任务完成良好。一是注重顶层设计编制规划,为加快建设与城市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建筑垃圾处理体系,重庆市城市管理局编制《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治理专项规划(2019~ 2035)》。同时,编制《重庆市建筑垃圾密闭运输车辆技术标准》《重庆市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程》《重庆市建筑垃圾消纳场设置技术规程》《重庆市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推广应用意见》等,形成较好的建筑垃圾治理政策标准体系。二是注重全域排查治理存量,中心城区各区全面排查建筑垃圾堆放点,制定存量建筑垃圾整治方案并限期治理,利用马路办公、联合巡查等方式,加大执法力度,形成经常性巡查整治机制。三是注重建设完善功能设施,中心城区各区把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合理规划选址,加快建设建筑垃圾处置配套设施。四是注重智慧管理平台建设,按照市区分步实施的原则,整合企业监管平台,推进市级监管平台建设,目前重庆市建筑垃圾监管平台已建成。
坚持系统管理,目标全额达标。重庆市城市管理局严格对标方案目标,会同相关部门建立渣土产生联合申报制度,所有建筑垃圾排放工地必须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备案后,再到城市管理部门申报处置许可,经批准后才能进行外运消纳,建筑垃圾申报核准率已实现完全达标。在建筑垃圾收运方面,建筑垃圾产生方根据所产生的方量、种类等制定处置方案,并向建设项目主管部门申报,经建设主管部门审查方案和运输流向后,报收运主管部门审批,由具有收运资质的运输企业承运。在建筑垃圾安全处置方面,通过开展与交通等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超载冒装、超速行驶、违规倾倒等行为,确保建筑垃圾运输过程安全;严格按照建筑垃圾消纳场设置规程,设置消纳场专职安全总监,定期组织消纳场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建筑垃圾安全处置率达100%。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重庆市中心城区现有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7座、装修垃圾分选场10座、装修垃圾填埋场1座,每年处理建筑垃圾800余万吨。
聚焦改革创新,提升试点成效。重庆市在部分工程项目或道路建设中以提升基础标高的方式,提高建筑垃圾就地回填量,大幅减少工程开挖量,成为源头减量的典型范例;紧密结合重庆山地特点,对于依山而建的工程项目,不搞大开挖,利用地形特点顺势而建,形成富有山城特色、错落有致的建筑风貌;对非正规建筑垃圾倾倒点和已封场建筑垃圾填埋场进行改造,根据其堆积特点改造成假山、绿地,通过建设健身步道、景观人行道,把建筑垃圾消纳场变成群众休闲场地;针对重庆矿坑较多实际,结合矿坑、采石坑和宕口等场地的生态修复,按照矿坑生态修复标准回填建筑渣土。
紧贴试点目标
抓出治理成效
首先是理顺了建筑垃圾管理运行机制。重庆市区两级结合试点任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建筑垃圾管理运行体制机制,形成由市城市管理局统一进行业务指导、各区县城市管理局具体管理、政府平台公司负责运营的管理模式。通过开展“一对一”服务对接、市局统筹调度、区局全力保障等工作,建立了重点项目保障机制。针对处理设施规划选址难的问题,城市管理、规划和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会同相关单位共同研究解决方案,通过科学规划选址,在中心城区保有建筑垃圾填埋场约30座;建立城市管理和公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有效遏制私拉乱倒、超载运输等问题;各区级部门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建立联席机制,做到了分工明确、权责清晰、管理顺畅,有效形成部门联动合力。
其次是形成了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经验。重庆市结合试点任务积极研究建筑垃圾产生特点、发展趋势和治理方法,注重源头减量排放、规范化运输、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形成富有山城特色的建筑垃圾处置方式,其中沙坪坝区“建渣全流程管理”工作经验获“城市管理创新范例”奖项。积极研究将建筑渣土减排纳入建设规划以及各类重大市政规划,出台《关于加强主城区自然山水保护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土石方大挖大填的通知》,从循环利用角度强化竖向规划设计管理,推进建筑渣土源头减量。
最后是创新了建筑垃圾实地再生利用模式。重庆市城市管理局探索创新施工废弃混凝土实地再生利用,对施工产生废弃混凝土进行收集、破碎、筛选和分级,制备出再生骨料,对再生骨料性能进行分析,采用再生骨料配置成新的混凝土,在此基础上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实现了建筑垃圾高效回收利用。
紧跟发展要求
抓好推广应用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作部署,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坚持科学统筹、总结推广、全域治理,不断提升建筑垃圾管理水平。根据建筑垃圾治理需求,完善中心城区建筑垃圾治理专项规划,将建筑垃圾纳入《重庆市城乡环卫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的重点内容,指导各区县做好建筑垃圾处理设施选址及治理工作,推进建筑垃圾治理进一步深化。
坚持把建筑垃圾源头分类、运输、处置、资源化利用各环节一体研究、同步推进,建立完善建筑垃圾联单管理、部门联动和应急调度等机制,把辖区建筑垃圾管理的有效方法形成制度,确保常态长效、有序监管。进一步明确建筑垃圾监管体系,推动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建筑垃圾治理机制。
不断总结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经验,结合《中心城区建筑垃圾全过程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实行建筑垃圾产生、运输、处置全过程联单管理,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周边区县治理工作,切实做到以点带面、中心城区带动周边,推进全市建筑垃圾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舒亮伟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三峡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化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