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环保科技>>科技创新>>

做好分类需组织管理与科学指导并重

  近年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在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积极推动下,取得了显著成效。做好垃圾分类,这一与村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为,正逐渐转化为乡村文明的新风尚。然而在少数农村地区,垃圾分类的规范化与常态化进程仍面临挑战,混投混运的现象时有发生,治理效果亟待巩固。

  笔者通过深入调研发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前端的垃圾分类环节,其效果更多依赖于组织管理的精细度和科学指导的深入度。

  以北京丰台某农村社区为例,居民构成以本地村民和外来务工者为主,且初期分类效果不尽如人意,但得益于一位老党员挺身而出,在垃圾箱旁持续坚守,用“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感染了周围人群。党建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发挥,推动这一社区的垃圾分类迅速步入正轨,取得了显著成效。相比之下,仅两公里之遥的一处商品房小区,垃圾分类效果却差强人意,虽然造成原因多样,但最主要的是组织管理精细度欠缺,落实不到位。

  科学指导同样是推进垃圾分类不可或缺的一环。心理学研究揭示,人类倾向于遵循既定习惯,而习惯的改变往往伴随着不适。然而,只要付诸行动并持之以恒,必将迎来实质性的变化。为此,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和村民等各方需携手努力,共同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宣传工作,让每位村民都深刻认识到自己既是垃圾分类的直接参与者,也是环境保护的直接受益者,从而有效提升群众的环保意识,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迈向更高水平。

  赵君利

上一篇:北京迈向公共建筑能效分级新阶段
下一篇:没有了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