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保科技>>新能源利用>>
新型储能助力全球能源转型
- 时间:2025-11-13 10:53
-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新型储能在中国发展迅猛,截至2025年9月底,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成为促进新能源消纳、保障电力可靠供应的重要力量。
技术创新离不开体制机制的保障。在日前举行的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能源转型”分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夏清分析指出,中国通过构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的双轮驱动机制,成功推动了新型储能产业的高速发展。中国储能政策从早期的“新能源配储”向容量补偿、现货交易等市场化激励演进,为储能确立了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并拓宽其价值实现渠道。在清晰的机制引导下,市场侧响应积极,实现了装机规模的跨越式增长和系统成本的大幅降低,2022年以来下降超50%。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能源部前部长朱棣文认为,中国在大型风力涡轮机、电池储能和核反应堆建设成本控制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近年来,中国储能企业抢抓市场机遇,依托先进技术和供应链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当前,中国储能产业技术格局正由单一走向多元,不同技术路线多元并进,锂离子电池仍占主导,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新技术加速示范应用。专家建议,中国还应深入推进新型储能的国际标准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国内外标准协调对接,在国际产业生态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经济日报记者 韩培涛)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中国建筑业协会
| 中国建造师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水利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南方电网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中国能源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全球资源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环保设备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