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保科技>>环境产业>>
能源焦虑背后的新能源发展难题(2)
- 时间:2013-08-28 15:53
- 来源:中国矿业报
然而,过去10年,美国兴起页岩气革命,以具有商业吸引力的价格释放了大量以往无法采掘的储量。这对中国有极大诱惑。
2011年,国土资源部在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项目中,设置了“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项目。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推进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国家能源战略已将页岩气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我国页岩气资源在勘探阶段就面临严峻考验。
“中国没有美国页岩气开发的基础设施和工厂化条件。页岩气是有了管道后再钻井,一次上百口井,中国目前既没有完善的管线和管网,也没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单联文说。
姜鑫民则指出,页岩气开发关键是技术突破,如水平井多样压裂。由于中国地质条件复杂,人口密集,勘探、施工能否跟得上值得怀疑;同时在资源采出后,市场能否接受企业高昂的成本,也是个问号。
“页岩气开发是一哄而上,并没有形成社会联动体制。”单联文说,中国应由政府组织规划,经济、政治、科研、贸易、商业体制一起形成一个环境。
不仅是页岩气,新能源的发展也有问题。“没有技术上的根本突破,是导致新能源成本高企的原因。”单联文指出。
接近国家能源局的业内人士透露,在国家能源局最近召开的内部会议上,相关领导也提出“整个中国的能源战略还不够清晰,现在大家需要重新‘摸一摸’。”也就是说,对各种能源如何开发利用,生产分配,国家层面需要明确一个大的宏观框架。
改革滞后
事实上,国家一直在致力于制定系列能源发展规划。在整体能源发展上,今年年初,发布了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具体阐述能源发展的主要任务、政策保障措施和规划实施。
但能源发展规划并不能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以可再生能源为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制定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并通过财政拨款、项目补贴等方式资助可再生能源的研发,通过贴息信贷、税收优惠等方式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化。
然而,发展至今,专家们认为,在我国整个能源系统中,可再生能源短期内难以发挥重要作用,其主要原因是新能源开发还处于成长期,市场普及的门槛过高。
单联文表示,当前国内发展新能源,在体制、研发、技术上都希望短期见效,急功近利,没有长期的、超前的研究,都是短期的“拿来主义”。
“国内新能源发展才刚刚开始,短时间内都不会大规模进入市场,其研发还需要长远规划,以解决诸多技术难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能源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王海运持相同观点。
除了技术上的问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并网运行难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新能源的问题主要是并网结构,需要通过电网消化。”浙江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认为。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数据,2011年我国光伏并网装机容量2.12GW,而当年光伏安装量为2.89GW。这意味着,2011年国内光伏系统并网率为73.4%,即近1/4项目未能并网,而分布式光伏的并网情况更为艰难。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经济司副司长范必撰文指出,我国能源改革进展缓慢,至今为止,生产计划、电量计划、运输计划、项目审批、国家定价仍普遍存在,能源领域普遍存在着计划与市场并存的双轨制,价格机制在能源生产经营中的自动调节作用受到了抑制,这也是导致新能源没有突破性进展的原因之一。
“政府不敢改革,一会补油,一会补气,交叉补贴,合理的价格机制无法形成,节能、清洁能源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韩晓平说,在能源价格问题上,矛盾聚焦,这需要政府有正确的立场。
(责任编辑:古月)
上一篇:近500家节能企业亮相“节博会”
下一篇:中央财政7.5亿元支持低碳交通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