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环保科技>>工程案例>>

建筑垃圾跨京运输“暗度陈仓”北京城管“亮剑”执法显真章

  □ 张 毅

  是瞒天过海的伪装,还是暗度陈仓的侥幸?近日,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查处一起跨省货运车辆违规偷运建筑垃圾案件:外地货运车辆摇身一变成建筑垃圾运输车,悄悄装载渣土偷运出京,被执法人员逮个正着。

  货运半挂车蹊跷行驶

  城管顺藤摸瓜发现背后猫腻

  午夜时分,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总队队员驾驶执法车在朝阳区一处工地巡查时发现,一辆冀字车号牌开头的红色货运半挂车在装完了渣土后,贴着围墙根缓缓倒车,车斗被一块绿色篷布罩住,篷布和车斗挡泥板缝隙间可隐隐约约看到混杂着砖块、渣土的建筑垃圾。城管执法队员一边细心观察,一边拿出本子记录线索。

  今年以来,京津冀三地同步开展打击建筑垃圾偷运乱倒行为“零点行动”,主要突出夜间零点以后问题高发时段,在京津冀交界主要通勤检查点开展联合执法,重点严查跨省货运车辆违规偷运建筑垃圾问题。

  近期,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总队通过夜间巡查和视频巡查仔细辨认,发现有外地牌照的货运半挂车在东五环行驶,苫布下覆盖的是建筑垃圾。按照《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规定》相关规定,在本市从事建筑垃圾运输服务的单位,使用的运输车辆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相关标准,安装具备定位和称重功能的车载监控终端,并取得区城市管理部门核发的建筑垃圾准运许可。从外观辨认,这些外地牌照的货运半挂车不符合本市的建筑垃圾车辆运输标准。执法队员没有打草惊蛇,而是跟着货运半挂车溯源找到了朝阳区一处施工工地。经过立案调查,掌握了20余辆外地牌照货运半挂车不仅没有建筑垃圾准运证、还从该工地向外偷运建筑垃圾的相关证据。

  “协”无界“作”有为

  科技赋能京冀联手织就天罗地网

  执法队员对建筑垃圾运输平台的数据和备案手续仔细核查后发现,工地的建筑垃圾利用备案、消纳处置协议、与正规运输企业签订的建筑垃圾运输服务合同,从表面看均无明显瑕疵。但执法队员没有被表面文章蒙蔽,他们核查施工方报备的建筑垃圾出土量,又调取从该工地实际产生的2000余车次电子运单数据,经数据比对发现,工地实际产生的建筑垃圾数量,与报备的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荷载总量存在明显差距,车辆荷载总量低于工地产生的建筑垃圾总量。

  与此同时,另一组执法队员反复查看工地监控画面,不放过任何一辆可疑车辆,同时联动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在北京市治超联网管理信息系统里精准检索,锁定了出入该工地的外地牌照货运半挂车跨省出京运输行驶轨迹。

  在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的约谈室里,该工地负责人解释称:“原以为与正规运输企业签订建筑垃圾运输合同后,相关环节即可规避监管。私下联系外地车辆清运渣土,心存侥幸认为此类操作不会被发现……”最终,该工地的施工单位因违反《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规定》相关规定,未将建筑垃圾运输至正规的消纳场所进行处置,予以立案处罚。对该案涉及在河北省廊坊市偷倒建筑垃圾违法行为,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机制移交至河北省廊坊市相关部门。

  截至8月,北京城管执法系统共查处违规运输车辆和建筑垃圾类违法行为万余起。城管执法部门围绕“土从哪里来、土到哪里去”,以建筑垃圾“产生—运输—消纳”全环节、全链条为纲,用科技织密监管网络,以联动筑牢执法屏障,为首都的天蓝、地净、城美筑牢坚实防线。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