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环保科技>>关注>>>>

长沙县:乡镇污水处理造福千家万户

  □ 李 洪
 

  

  黄花污水处理厂中控平台

  长沙县位于湖南省会长沙市近郊,自古为“三湘首善”,是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县(市)。

  2003年,长沙县开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6座(包含1处提升泵站),排水管网915公里,处理规模突破80万吨/天,累计投资达到22亿元,实现全县所有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

  厂网建设先行

  实现三个全覆盖

  按照“立足现实、适度超前,切实解决乡镇生活污水污染”的整体思路,长沙县稳步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工作。概括而言,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污水处理厂、站建设阶段(2009年~2013年),污水厂、站配套支管网完善阶段(2014年~2016年),提标扩建及补充建设阶段(2017年~2019年),转型升级阶段(2020年~至今)。

  目前,全县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了三个全覆盖:中心集镇、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全覆盖,次集镇、人口集中居住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覆盖,以农村散户为主的卫生改厕、四池净化设施建设全覆盖。

  升级改造工艺

  因地制宜搞建设

  2019年,长沙县通过增加PAC加药装置等方式实现了13个集镇污水处理厂的工艺升级改造。2019年,开始运行的江背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6000吨/天,采用先进的AAO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园区的工业污水和朱家桥片区、梅花片区的生活污水,有效解决了工业污水难处理的问题。其出水水质达到地表IV类水标准,厂区管理员甚至在沉淀池养起了金鱼,呈现出水清鱼欢的美景。

  建设于2017年的浔龙河生态示范点污水处理厂坐落于环境优美的生态花园式小镇浔龙河小镇。该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6000吨/天,主要处理示范点的生活污水,其出水水质为地表IV类水标准,建筑风格与周边建筑风格保持一致,厂与景融于一体。

  加强信息化建设

  管理效率显著提高

  全县14座集镇污水处理设施以黄花镇污水处理厂为中心,建立中控平台,对其他分厂实行24小时联网运行实时监控和视频监控。污水处理设施的工艺控制统一由黄花镇污水处理厂的工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各厂区仅需 1人值守即可满足日常操作管理需求。

  另外,所有污水处理厂、站均在出水口安装了摄像头和水质自动分析仪。将实时检测数据导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供排水综合管理平台,足不出户就可远程掌控污水处理厂、站的实际情况。

  完善规章制度

  日常监督再强化

  近年来,长沙县委县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出台了《长沙县集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评价考核方案》《长沙县集镇污水处理管网建后管护实施方案》等文件,完善污水处理规章制度。为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达标,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还建立了水质检查台账,覆盖全县乡镇所有的污水厂、站、一体化处理设施等,检测包括酸碱度、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氮、氨氮、总磷等在内的8项指标,一经发现异常,立即通报运营单位进行整改。

  乡镇污水处理事关百姓健康,任重而道远。未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勇于直面困难,在探索中前行、在前行中创新、在创新中超越、在超越中完善,为长沙县谱写出一篇恢弘壮阔的污水处理新篇章。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