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环保科技>>科技创新>>

治理大气污染 中国在行动

简介: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环境保护部发布的中国主题是“同呼吸、共奋斗”。蓝天白云是人们对“美丽中国”最朴素的理解,呼吸清洁空气、享有蓝天白云、感受温暖阳光越来越成为人们最美好的期待。

    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这个要求其实并不算高。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环境保护部发布的中国主题是“同呼吸共奋斗”。蓝天白云是人们对“美丽中国”最朴素的理解,呼吸清洁空气、享有蓝天白云、感受温暖阳光越来越成为人们最美好的期待。
 
  然而,一个十分严峻的现实是,当前我国大气环境形势并不乐观,在传统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以臭氧、细颗粒物(PM2.5)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区域内空气重污染现象大范围同时出现的频次日益增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到人民的身体健康。
 
  记者日前随全国人大环资委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组赴北京、河北采访期间,各地对今年该活动确定的“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这个主题都相当认可。应该说,这个主题与眼下公众的期盼非常吻合。
 
  据相关部门预测,“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将继续推进,到2015年,煤炭消费量将增长30%以上,汽车保有量将是2010年的两倍。大气污染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空气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基本条件,空气质量与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内外经验表明,大气污染可治可控,只是我国的情况更加复杂且任务更加艰巨,发达国家上百年间逐步出现的资源环境矛盾在我国集中显现。
 
  “PM2.5污染是长期积累形成的问题,解决起来需要一个过程。”周生贤说,在找准突破口治理大气污染的同时,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让保护者得收益、获得补偿,污染者多负担、付出代价。
 
  环境质量状况依然严峻
 
  6月4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了《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2012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423.7万吨,氨氮排放量为253.6万吨,分别比上年减少3.05%、2.62%;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117.6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337.8万吨,分别比上年减少4.52%、2.77%。
 
  该负责人表示,2012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平稳,但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全国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68.9%、20.9%和10.2%。珠江流域、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水质优,长江和浙闽片河流水质良好,黄河、松花江、淮河和辽河为轻度污染,海河为中度污染。在监测的60个湖泊(水库)中,富营养化状态的湖泊(水库)占25%,其中轻度富营养状态和中度富营养状态的湖泊(水库)比例分别为18.3%和6.7%。在198个城市4929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优良-良好-较好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42.7%,较差-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57.3%。
 
  二是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一般。一、二类海水点位比例为69.4%,三、四类海水点位比例为12%,劣四类海水点位比例为18.6%。四大海区中,黄海和南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一般,东海近岸海域水质极差。9个重要海湾中,黄河口水质优,北部湾水质良好,胶州湾、辽东湾和闽江口水质差,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水质极差。
 
  三是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稳定,酸雨分布区域保持稳定。2012年,3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仍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据此评价,达标城市比例为91.4%。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后,达标城市比例仅为40.9%。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为88.5%,按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评价,达标城市比例仅为23.9%。酸雨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沿线及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2.2%。
 
  四是全国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2012年,全国79.4%的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为一级和二级,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为一级和二级的占77.9%。全国98.1%的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为一级和二级,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为一级和二级的占98.2%。全国城市各类功能区声环境昼间达标率为91%,夜间达标率为69.6%。
 
  五是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环境电离辐射水平保持在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核设施、核技术利用项目周围环境电离辐射水平总体未见明显变化;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总体情况较好,电磁辐射发射设施周围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总体未见明显变化。
 
  六是生态建设进展较好。截至2012年底,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669个,总面积约14979万公顷,其中陆地面积14338万公顷,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4.94%;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数363个,面积9415万公顷。
 
  七是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显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农村环境形势严峻。突出表现为工矿污染压力加大,生活污染局部加剧,畜禽养殖污染严重。全国798个村庄的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结果表明,试点村庄空气质量总体较好,农村饮用水源和地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农村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多部委开展联合治污
 
  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商总局和安全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2013年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2013年5月~11月在全国组织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环保专项行动主要有三大重点任务:一是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污染和废水污染地下水的环境违法问题。二是集中开展涉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排放的重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铅蓄电池、皮革鞣制和电镀等重点行业的“回头看”活动。三是全面排查整治医药行业环境污染问题。
 
  其中,大气污染是本次开展联合整治行动中最受瞩目的问题。
 
  2013年以来,我国大部分城市遭遇严重雾霾天气,相关大气治理政策频出。在1月召开的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环境保护部明确了主要污染物减排、加强PM2.5监测及污染防治、深化重点流域综合防治、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等重点工作。
 
  今年“两会”期间,针对雾霾问题,环境保护部强调将推动PM2.5纳入污染物减排统计、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在重点区域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等。国家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物新增量,以倒逼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技术进步,这也是大气领域第一次限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治环境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促进技术进步,环境保护部日前发布了《水泥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钢铁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硫酸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4项指导性文件。
 
  之所以出台上述文件,消息人士表示,这表明我国将重拳强力治理大气污染,重点领域是工业,包括火电、钢铁、水泥、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业。此举将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加快经济转型。
 
  据了解,环境保护部牵头制定的《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和实施细则,也将于近期面世,包括从宏观层面要把PM2.5控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微观层面计划在一定期限内,重化行业主要企业必须全部安装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装置。
 
  “防治大气污染的重点领域是工业,火电、钢铁、水泥、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业。这些行业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是整治的重点。”消息人士称。
 
  资料显示,目前全国脱硫安装率在70%以上,除尘安装率在80%以上,脱硝安装率只有百分之十几。而产生PM2.5的主要来源是氮氧化物,控制氮氧化物的实质就是脱硝。
 
  因此,今后一段时期,控制大气污染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安装脱硝装置,国家相应实行脱硝电价,并考虑将企业购置脱硝设备纳入抵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内,以降低企业购置脱硝设备的成本。
 
  消息人士提到,防治大气污染的重点区域是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其中京津冀是重中之重。目前直接影响京津冀气候条件的地区除河北外,还有山东、山西、内蒙古等,仅河北年钢产量就超过2.5亿吨,严重影响北京的大气环境。
 
  因此,对这几个省份的治理也是重点,要压缩煤炭等能源消费总量,把治理PM2.5作为考核各地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定期公布监测情况,实行责任追究制并建立社会监督体系。
 
  治理大气污染需联防联控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着严峻挑战,而改善严重的大气污染现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在人们的印象中,只要治理好本地工业污染、汽车尾气排放等问题,大气污染就能迎刃而解。实际上,由于大气污染具有流动性、区域性特征,单靠某一省市进行污染防治已无法达到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的目的。因此,京津冀地区合力联防联控大气污染,推进区域空气质量共同改善,十分必要。
 
  今年,我国实施了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人们普遍关心的PM2.5平均浓度限值等指标。遗憾的是,北京地区除二氧化硫浓度达标外,PM10(可吸入颗粒物)、PM2.5、二氧化氮均超过国家标准。
 
  在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活动期间,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庄志东向媒体表示,北京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4条思路是压煤、控车、调整工业结构、治理扬尘。
 
  庄志东介绍说:“一是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深化燃煤污染防治。这个工作的目标是比较明确的,2012年北京市燃煤总量2300多万吨,我们的目标是2015年将总量压到1500万吨。二是加快绿色交通发展,深化机动车治理。三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四是治理扬尘。”
 
  然而,按行政区控制大气污染的效果并不明显。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指出,外来污染输送占到了北京污染源的1/5强。其中,四面环绕北京的河北省成为众矢之的。2012年,河北省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居全国第一位。根据空气质量系统数据显示,从2013年1月1日~5月29日的149天中,河北重污染和严重污染天数占总天数的一半以上。
 
  作为钢铁和燃煤大省,河北要改善大气污染状况,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记者近日随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在河北调研时发现,当地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改善能源结构,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殷广平介绍说,河北省下一步要把削减污染物和环境改善指标挂钩。
 
  “现在河北省已经意识到产业结构太偏重重工业了,所以要下决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应该和环境、生态相协调。”殷广平介绍说,下一步将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大大压缩钢铁产能,对现有的钢铁产业进行升级改造,从做粗钢、线材向做特种钢、板材转型,以环境质量的改善为导向,与消减污染物排放指标挂钩,倒逼地方调整产业结构。
 
  不过结构调整不是一日之功,落实措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以石家庄为例,该市3年内10项大气污染治理工程的总预算是218亿元,这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个不小的压力。对此,殷广平表示,在污染治理的过程中,需要用市场化方式来填补资金缺口,也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补贴。
 
  作为大气质量的利益攸关方,京津冀三地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因此三地在努力治理地方大气污染的同时,也在积极推动建立区域性联防联控机制。河北省政府副秘书长杨国占表示,三地目前正在协商制定整体规划。
 
  杨国占介绍,河北省正在积极推动与北京、天津分别签订合作协议,研究成立大气污染防控合作工作机构,在区域排放总量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联合执法监管、重大项目环评会商、环境信息共享、PM2.5污染成因分析和治理技术等方面全面加强合作。
 
  建立跨区域的联防联控机制并不简单,涉及到各个省市之间协调资源利益、统筹城市规划等多个层面。鉴于此,多个省市均呼吁由国家层面来协调布局,建立协调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控制性指标体系,并根据区域的环境容量确定各地区的能源消耗总量、产业功能定位、机动车排放总量等刚性指标,同时将这些指标纳入对各地政府考核的体系之中。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庄志东表示,京津冀地区惟有齐心合力才能推进区域空气质量共同改善。他说,北京非常希望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因此我们也多方呼吁,希望国务院牵头,共同指导和领导联防联控工作。
 
  京津冀燃煤将实行总量控制
 
  记者获悉,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起草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实施细则有望明确京津冀等城市群逐步实现煤炭消费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并要求部分地区调整“偏重”的产业结构。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相关专家表示,京津冀城市周边的燃煤锅炉将逐步改造为燃气锅炉,天然气替代煤炭将在上述文件中得到原则性支持。据该研究所能源系统分析和市场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姜克隽初步估算,仅京津冀全面实现“煤改气”就能创造上千亿元的投资需求。
 
  环保产业分析师彭全刚认为,随着“煤改气”进程的推进,燃气电厂、居民采暖的天然气管道改造等板块将获得市场机遇,相关天然气供应商、燃气轮机和余热锅炉设备制造商也有望受益。
 
  姜克隽受有关部门委托,正在对京津冀煤炭消费“零增长”进行研究。他表示,对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3个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群,燃煤总量已经不能只是追求零增长了,而是要让燃煤总量大幅度下降,比如可以考虑让京津冀下降1亿吨燃煤,珠三角、长三角各下降5000万吨燃煤。此外,省会城市、重点城市也要提出燃煤总量下降目标,全国要力争在未来一两年内达到燃煤峰值并开始下降。
 
  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也是为碳减排控制进行铺垫。姜克隽预测,“十三五”期间,国家有望设置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控制的是增速,但要有‘天花板’”。他解释说,如果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比2015年下降2亿吨,再加上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提高,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有望在2025年达到峰值。
 
  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陈国鹰表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旦出台,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也将随后出台,其中“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初稿也基本成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表示,面对当前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相对于去年发布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上述行动计划目标将更高,措施将更严。一位参与政策制定的环境保护部专家则透露:“我们最近不断地开会、编文件,整个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也都扑在这上面。中央领导对治理雾霾的要求不断加严。”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36.2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9%,其中煤炭消费量增长2.5%。今年“两会”期间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北京燃煤总量约2500万吨,天津约5000万吨,河北燃煤总量接近3亿吨,在京津冀地区占比高达80%,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北京市“压煤”力度最大,但潜力最小。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2010年,北京燃煤消费总量达2635万吨。根据北京市《加快压减燃煤促进空气质量改善的工作方案》,到2015年,燃煤总量削减目标将再加码,削减到1500万吨;到2020年,北京燃煤总量将进一步降至1000万吨以内。
 
  天津市则在《2012年~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中提出控制煤炭新增量,规定到2015年,煤炭消费量与2010年相比,增量控制在1500万吨以内;到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6300万吨,实现“十三五”煤炭消费零增长。姜克隽透露,天津最近拿到2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指标,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煤,未来5年,天津很有可能提前把燃煤总量下降2000万吨~3000万吨。
 
  据姜克隽等专家测算,现在我国高耗能产品产量已经达到峰值,北京、天津的建设高峰期已过,建材、钢铁、化工、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等行业的燃煤总量必须下降,河北必须抓紧考虑调整产业结构。
 
  姜克隽说,天津、河北两三年前在主城区新建了不少热电联产的燃煤锅炉,随着国家环保政策趋于严格,这些锅炉将被淘汰。“这是前车之鉴。”姜克隽强调,现在需要向其他城市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在主城区新建燃煤锅炉的决策必须非常慎重。此外,北京市郊的500万吨农村采暖用煤将成为天然气供气死角,“这将是一场攻坚战”。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有生表示,国家能源局正在研究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但工作尚未在全国铺开。“这方面的工作不太好做,哪一块可以压,哪一块不能压,还没形成共识。如果要压京津冀煤炭消费总量,是不是要把用煤产业全部废除,是靠市场化手段还是行政命令,都要进行顶层设计,通盘考虑。”
 



(责任编辑:胡杰)



相关阅读: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