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环保科技>>规范>>

新型城镇化规划呼之即出 以城市群治“城市病”

简介:城镇化将会是创造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相关规划可能在下半年推出,而这一新规划会有哪些新的思路和提法?

    城镇化将会是创造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相关规划可能在下半年推出,而这一新规划会有哪些新的思路和提法?

    被寄予厚望的城镇化规划预期将在年内出台。

    在近日刚刚结束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对大会作了 《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这个报告,未来即将出台的规划雏形已经展现在公众面前。

    目前由于城市承载能力有限,一些城市面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重经济轻环境等“城市病”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有研究人士指出,解决“城市病”最好的办法就是建设城市群。在《报告》中,城市群的相关发展战略已经被列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点之一。
国务院出四招整治“城市病”

    截至2012年,52.57%的城镇化率已经让我国同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不过在这个已经过半的城镇化率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的城市病亟待“医治”。

    《报告》显示,大量农村转移人口的拥入已经让城市社会面临严峻的挑战,现实就是被纳入城镇人口统计的2亿多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平等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现行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已经形成的城乡利益失衡格局,制约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

    针对当前可预知的城镇化困境,徐绍史表示,接下来,国务院将围绕四大战略重点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户籍制度合理化分配城乡资源

    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首要难题非户籍制度莫属。徐绍史透露,在未来城镇化进程中,要按照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异地就业城镇人口,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而对于关键的户籍制度改革,则是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实际上,全国范围内的城镇化规划没有正式颁布,但地方上对于户籍制度的探索已经开始进行。

    在7月8日召开的四川省2013年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已经确定,在本月底前,四川省公安厅牵头提出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认为,打破户籍肯定是未来城镇化改革的方向,但具体操作问题十分复杂,各省差异很大,只有逐步试点逐步推开。

    户籍制度不仅是城镇和农村户口的区别,其背后还包含着社会保险、住房保障以及教育资源等连带的城市资源的分配。

    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杨禹分析认为,目前中国推进城镇化最大的困难还是资源有限,最大的问题可以总结为区域公共服务体系对外服务的封闭性。

    升级城市群合理布局空间分布

    城镇化过程中另一个绕不开的环节就是城市群,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易鹏曾指出,“解决‘城市病’最好的办法就是建设城市群”。

    在城镇化规划出台前期,有关城市群的角逐也显得日益白热化。今年6月初,曾经有传闻称发改委正在准备打造10个城市群,将我国区域性城市群的数量提升至17个,其中更吸引人的是国家级城市群很可能将会由现有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3个,提升到5个。

    徐绍史介绍,今后在城市群发展中,力求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

    发改委对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是,下一步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向世界级城市群发展,另外再打造哈长、呼包鄂榆、太原、宁夏沿黄、江淮、北部湾、黔中、滇中、兰西、乌昌石等10个区域性城市群,在这10个城市群中,中西部地区占据大半名额。
目前我国的十大城市群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十大支柱,10%的面积承载超过2/3的经济总量。但十大城市群以2/3的全国经济总量只承载了全国1/3的人口,这是区域差距的问题所在。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杨重光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城市群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同时城市群还会带来很多问题,例如人口过度集中、交通拥堵等问题。

    我国城市群发展存在的问题也引起高层注意。《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东部一些城镇密集地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的城镇化潜力有待挖掘”。

    杨重光表示,城市群的发展重在质量,必须要考虑城市本身的结构和环境的容量,在没有很好的内部结构和各个环境相互协调的作用下,很难得到一个好的发展结果,所以他主张城市群的发展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责任编辑:胡杰)



相关阅读: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