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保科技>>规范>>
中煤矿区 美丽的家园
- 时间:2013-06-20 14:03
- 来源:中国能源报
简介: 王安石一句“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需多”,留与我们太多的想象;而眼前“万抹绿中墨色生,迷人景致处处有”的情形,正是中煤集团多处矿区的真实写照。
王安石一句“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需多”,留与我们太多的想象;而眼前“万抹绿中墨色生,迷人景致处处有”的情形,正是中煤集团多处矿区的真实写照。
粗放开发资源的老路,急需科学、可持续发展道路来取代;黑色煤炭,要用绿色理念开采,这已是诸多煤炭企业的共识。中煤集团积极承担起这一环境责任,用行动认真践行“绿色中煤,厚德自然”理念,有数据为证——
从2008年到2012年,中煤集团的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从0.892吨标煤下降到0.470吨标煤,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1万吨下降到1.59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由1.05万吨下降到0.595万吨;与此同时,煤矿采区回采率由87.13%上升到87.5%,煤矸石利用率比63.5%,上升了34个百分点,矿井水利用率由74.5%上升到77.9%。
生态矿区不是传说
不仅“雉飞鹿过芳草远”,更有野兔、狐狸光顾,这座野生动物的乐园,正是中煤平朔经过改造后的矿区。矿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已经有60多种动物在此栖息。
记者了解到,为实现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中煤集团遵循“合理布局、分类治理、因势利导、地企和谐”的原则,开创具有中煤特色的生态矿区治理模式。该集团结合五大基地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际,有重点分步骤开展沉陷区、排土场生态修复与治理等工作,进行全面复垦矿山占压、损毁土地,有效保护自然景观、地下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中煤平朔已经基本形成集复垦、绿化、生态、产业、开发为一体的绿色循环产业示范基地。截至2012年底,中煤平朔累计投入绿化复垦资金19.75亿元,矿区复垦率和排土场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了50%和90%。复垦引种种植87个品种,已形成采矿、排土、复垦、种植一条龙的生产方式。
另外,以土地复垦为主线的“农-林-牧-药-生态旅游”产业链也初步形成。有日光温室300座,智能温室16000平方米,人工湖8万平方米,库容17万立方米,年出栏4000只肉羔羊的养殖场一座。种植黄氏1000亩,并安置了110名失地农民。智能温室年培养蝴蝶兰30万株,已现身北京花卉市场。中煤平朔的相关负责人还向记者透露,他们已与泰国正大集团达成合作意向,拟发展50万只蛋鸡、20万头生猪及3000万只肉鸡产业项目,高起点发展农业。
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曾表示:“中煤平朔开采煤炭后又复耕,把生物资源利用了起来,把现代农业搞了起来。另外,中煤平朔延伸煤炭产业,对废品开发利用,搞起了循环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是可持续的。”
节能减排毫不含糊
记者从中煤集团获悉,2012年,中煤集团安排节能环保项目127项,投资10.69亿元。项目实施后,节能环保装备和设施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年节水55万吨,节电5000万千瓦时,减少煤粉尘排放45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950吨。
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从源头开始,中煤集团按照严于国家标准10%的要求落实节能减排措施。为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中煤集团全年原煤入洗率达76.44%,采用全重介洗选工业,有效降低灰分、硫分,煤泥水实现闭路循环不外排,煤泥全部回收并配装外运。同时,中煤集团大力实施煤矿低瓦斯发电、焦炉余热发电等清洁生产项目。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建设煤机尿素项目,从规划和设计开始,就确定了加大环保投入、实现零排放的绿色环保目标。
对于“三废”,中煤集团坚持“资源回收,变废为宝,综合利用,保护环境”的方针,对其进行梯级利用,着力解决节能环保问题,来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平朔矿区的污水通过处理,每年可置换清水574万立方米,极大地缓解了矿区水资源短缺的难题。唐煤公司经处理过的污水,可全部用于井下洒水防尘、工业场地消防,以及绿化和农业灌溉;减少矸石、炉渣等排放并将其用于建筑材料,固体废物处置率达95%以上。
此外,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煤集团大力开发煤层气、煤矸石、矿井水等资源综合利用,按照“产业聚集、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环境友好”的原则,全力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是每个中煤人所一直遵循的。中煤金海洋公司以“产业耦合、资源利用、闭路循环、吃干榨净”为目标,相继建起干法水泥厂、煤矸石电厂、煤矸石烧结砖厂、硅锰合金厂等一批带动产业优化升级的循环经济项目,形成了集煤炭生产、皮带输送、洗选加工、发运销售、冶金化工、新型建材及现代化服务业于一体的大型低碳循环经济能源基地,做到了废弃物料不出园区、不外排。
顶层设计高屋建瓴
“绿色中煤”的建设,凝结了中煤人共建美丽家园的决心和智慧。
据悉,中煤集团早在2011年就制定了《中煤集团绿色发展纲要》、《中煤集团“十二五”节能环保规划》,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设计、生产、产品、采购、营销等各个环节,坚持规模化、集约化、循环化的发展模式。
2012年,为促进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中煤集团启动了“绿色中煤”标准评价体系编制工作,进行煤炭采洗、煤机制造和矿建施工三大主业、六套标准评价体系研究。记者了解到,《露天煤矿绿色标准与评价体系》、《井工煤矿绿色标准与评价体系》和《选煤厂绿色标准与评价体系》等三套标准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
为加强节能环保管控,中煤集团建立了集团公司总部、二级企业、矿(厂)、区队(车间)四级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了节能减排目标和指标统计监测体系,定期进行统计监测,通过节能环保统计报表信息系统,实现与国资委节能减排统计监测报表体系的无缝对接。初步建立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将节能减排目标层层分解,严格考核奖惩,纳入各级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中煤集团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安强调:建设“绿色中煤”是中煤集团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要站在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高度,引领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绿色发展模式,引领绿色发展文化,推动煤炭行业绿色发展和科学发展。
中煤人一直在努力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了基业长青的百年中煤,为了碧水蓝天的美丽家园。
王安石一句“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需多”,留与我们太多的想象;而眼前“万抹绿中墨色生,迷人景致处处有”的情形,正是中煤集团多处矿区的真实写照。
粗放开发资源的老路,急需科学、可持续发展道路来取代;黑色煤炭,要用绿色理念开采,这已是诸多煤炭企业的共识。中煤集团积极承担起这一环境责任,用行动认真践行“绿色中煤,厚德自然”理念,有数据为证——
从2008年到2012年,中煤集团的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从0.892吨标煤下降到0.470吨标煤,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1万吨下降到1.59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由1.05万吨下降到0.595万吨;与此同时,煤矿采区回采率由87.13%上升到87.5%,煤矸石利用率比63.5%,上升了34个百分点,矿井水利用率由74.5%上升到77.9%。
生态矿区不是传说
不仅“雉飞鹿过芳草远”,更有野兔、狐狸光顾,这座野生动物的乐园,正是中煤平朔经过改造后的矿区。矿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已经有60多种动物在此栖息。
记者了解到,为实现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中煤集团遵循“合理布局、分类治理、因势利导、地企和谐”的原则,开创具有中煤特色的生态矿区治理模式。该集团结合五大基地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际,有重点分步骤开展沉陷区、排土场生态修复与治理等工作,进行全面复垦矿山占压、损毁土地,有效保护自然景观、地下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中煤平朔已经基本形成集复垦、绿化、生态、产业、开发为一体的绿色循环产业示范基地。截至2012年底,中煤平朔累计投入绿化复垦资金19.75亿元,矿区复垦率和排土场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了50%和90%。复垦引种种植87个品种,已形成采矿、排土、复垦、种植一条龙的生产方式。
另外,以土地复垦为主线的“农-林-牧-药-生态旅游”产业链也初步形成。有日光温室300座,智能温室16000平方米,人工湖8万平方米,库容17万立方米,年出栏4000只肉羔羊的养殖场一座。种植黄氏1000亩,并安置了110名失地农民。智能温室年培养蝴蝶兰30万株,已现身北京花卉市场。中煤平朔的相关负责人还向记者透露,他们已与泰国正大集团达成合作意向,拟发展50万只蛋鸡、20万头生猪及3000万只肉鸡产业项目,高起点发展农业。
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曾表示:“中煤平朔开采煤炭后又复耕,把生物资源利用了起来,把现代农业搞了起来。另外,中煤平朔延伸煤炭产业,对废品开发利用,搞起了循环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是可持续的。”
节能减排毫不含糊
记者从中煤集团获悉,2012年,中煤集团安排节能环保项目127项,投资10.69亿元。项目实施后,节能环保装备和设施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年节水55万吨,节电5000万千瓦时,减少煤粉尘排放45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950吨。
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从源头开始,中煤集团按照严于国家标准10%的要求落实节能减排措施。为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中煤集团全年原煤入洗率达76.44%,采用全重介洗选工业,有效降低灰分、硫分,煤泥水实现闭路循环不外排,煤泥全部回收并配装外运。同时,中煤集团大力实施煤矿低瓦斯发电、焦炉余热发电等清洁生产项目。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建设煤机尿素项目,从规划和设计开始,就确定了加大环保投入、实现零排放的绿色环保目标。
对于“三废”,中煤集团坚持“资源回收,变废为宝,综合利用,保护环境”的方针,对其进行梯级利用,着力解决节能环保问题,来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平朔矿区的污水通过处理,每年可置换清水574万立方米,极大地缓解了矿区水资源短缺的难题。唐煤公司经处理过的污水,可全部用于井下洒水防尘、工业场地消防,以及绿化和农业灌溉;减少矸石、炉渣等排放并将其用于建筑材料,固体废物处置率达95%以上。
此外,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煤集团大力开发煤层气、煤矸石、矿井水等资源综合利用,按照“产业聚集、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环境友好”的原则,全力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是每个中煤人所一直遵循的。中煤金海洋公司以“产业耦合、资源利用、闭路循环、吃干榨净”为目标,相继建起干法水泥厂、煤矸石电厂、煤矸石烧结砖厂、硅锰合金厂等一批带动产业优化升级的循环经济项目,形成了集煤炭生产、皮带输送、洗选加工、发运销售、冶金化工、新型建材及现代化服务业于一体的大型低碳循环经济能源基地,做到了废弃物料不出园区、不外排。
顶层设计高屋建瓴
“绿色中煤”的建设,凝结了中煤人共建美丽家园的决心和智慧。
据悉,中煤集团早在2011年就制定了《中煤集团绿色发展纲要》、《中煤集团“十二五”节能环保规划》,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设计、生产、产品、采购、营销等各个环节,坚持规模化、集约化、循环化的发展模式。
2012年,为促进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中煤集团启动了“绿色中煤”标准评价体系编制工作,进行煤炭采洗、煤机制造和矿建施工三大主业、六套标准评价体系研究。记者了解到,《露天煤矿绿色标准与评价体系》、《井工煤矿绿色标准与评价体系》和《选煤厂绿色标准与评价体系》等三套标准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
为加强节能环保管控,中煤集团建立了集团公司总部、二级企业、矿(厂)、区队(车间)四级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了节能减排目标和指标统计监测体系,定期进行统计监测,通过节能环保统计报表信息系统,实现与国资委节能减排统计监测报表体系的无缝对接。初步建立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将节能减排目标层层分解,严格考核奖惩,纳入各级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中煤集团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安强调:建设“绿色中煤”是中煤集团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要站在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高度,引领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绿色发展模式,引领绿色发展文化,推动煤炭行业绿色发展和科学发展。
中煤人一直在努力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了基业长青的百年中煤,为了碧水蓝天的美丽家园。
(责任编辑:胡杰)
上一篇:甘肃三大措施促进水泥行业减排
下一篇:为生态宜居岛发展添翼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