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保科技>>规范>>
650多亿元打造“碧水蓝天”
- 时间:2013-06-06 15:01
- 来源:长江日报
简介:投资占比最高,共计406亿元,将进行11个项目的工程建设。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将投资217亿元,除继续构建大东湖、金银湖、汉阳六湖生态水网外,还将建立武湖、捷径河、滠水、仓埠河、中家河、茅墩河、昌家河、北湖等河湖联系,形成8个河湖动态水网,开展污染控制、生态修复。
投资占比最高,共计406亿元,将进行11个项目的工程建设。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将投资217亿元,除继续构建大东湖、金银湖、汉阳六湖生态水网外,还将建立武湖、捷径河、滠水、仓埠河、中家河、茅墩河、昌家河、北湖等河湖联系,形成8个河湖动态水网,开展污染控制、生态修复。
同时,另有140亿元用于沉湖、知音湖、月湖、青菱湖、严东湖、木鹅湖、五加湖等23个水质改善型湖泊的水质提升。东西湖、龙阳湖、墨水湖、三角湖、南太子湖、烂泥湖等19个劣Ⅴ类的湖泊,将重点采取污染源控制,实施水质达标工程。
中心城区的40个湖泊则将进行岸线整治,水质提档升级,彻底消除黑臭现象。蔡甸后官湖、莲花湖、栏湖、江夏汤逊湖将实施重点整治。
蓝天工程
投资153亿元,其中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90亿元,将实施黄标车淘汰资金补偿工程,鼓励黄标车提前以旧换新,加速黄标车和低速载货车淘汰等。还将重点整治居民楼周边的餐饮企业及夜市餐饮,解决油烟扰民问题,控制道路和施工场地扬尘,并开展道路绿化,对裸露花坛、行道树的树穴予以软覆盖,实施绿化降尘。
节能减排工程
将在主城区新改扩建黄浦路、南太子湖等13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相应的收集系统,在新城区启动横店、高桥、蔡甸、军山、盘龙城等16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并以火电厂、钢铁冶金、建材、石油化工等行业为重点,进行脱硫脱硝工程改造,并淘汰落后产能,结构减排53家。8个子项目共计投资103亿元。
据悉,我市将通过这一系列惠民工程提高市民满意率,力争公众对城市环境的满意率≥85%,2011年我市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满意率为60.33% 。
我市再度吹响创建国家、省环保模范城市的号角:力争到2014年,把武汉建成湖北省环保模范城市,到2016年,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昨日,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未来两年,我市将实施“创模”八大工程99个重点子项目,投资总额约为1014亿元。其中,六成多资金用于改善与民生紧密相关的“碧水工程”及“蓝天工程”。
今年至2015年,我市将以“创模”为目标,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中心,重点实施碧水工程、蓝天工程、节能减排工程、宁静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以及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程。其中,涉及到水环境、空气质量的碧水工程、蓝天工程及节能减排工程,将共计投入650多亿元。
投资占比最高,共计406亿元,将进行11个项目的工程建设。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将投资217亿元,除继续构建大东湖、金银湖、汉阳六湖生态水网外,还将建立武湖、捷径河、滠水、仓埠河、中家河、茅墩河、昌家河、北湖等河湖联系,形成8个河湖动态水网,开展污染控制、生态修复。
同时,另有140亿元用于沉湖、知音湖、月湖、青菱湖、严东湖、木鹅湖、五加湖等23个水质改善型湖泊的水质提升。东西湖、龙阳湖、墨水湖、三角湖、南太子湖、烂泥湖等19个劣Ⅴ类的湖泊,将重点采取污染源控制,实施水质达标工程。
中心城区的40个湖泊则将进行岸线整治,水质提档升级,彻底消除黑臭现象。蔡甸后官湖、莲花湖、栏湖、江夏汤逊湖将实施重点整治。
蓝天工程
投资153亿元,其中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90亿元,将实施黄标车淘汰资金补偿工程,鼓励黄标车提前以旧换新,加速黄标车和低速载货车淘汰等。还将重点整治居民楼周边的餐饮企业及夜市餐饮,解决油烟扰民问题,控制道路和施工场地扬尘,并开展道路绿化,对裸露花坛、行道树的树穴予以软覆盖,实施绿化降尘。
节能减排工程
将在主城区新改扩建黄浦路、南太子湖等13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相应的收集系统,在新城区启动横店、高桥、蔡甸、军山、盘龙城等16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并以火电厂、钢铁冶金、建材、石油化工等行业为重点,进行脱硫脱硝工程改造,并淘汰落后产能,结构减排53家。8个子项目共计投资103亿元。
据悉,我市将通过这一系列惠民工程提高市民满意率,力争公众对城市环境的满意率≥85%,2011年我市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满意率为60.33% 。
我市再度吹响创建国家、省环保模范城市的号角:力争到2014年,把武汉建成湖北省环保模范城市,到2016年,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昨日,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未来两年,我市将实施“创模”八大工程99个重点子项目,投资总额约为1014亿元。其中,六成多资金用于改善与民生紧密相关的“碧水工程”及“蓝天工程”。
今年至2015年,我市将以“创模”为目标,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中心,重点实施碧水工程、蓝天工程、节能减排工程、宁静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以及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程。其中,涉及到水环境、空气质量的碧水工程、蓝天工程及节能减排工程,将共计投入650多亿元。
(责任编辑:胡杰)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