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环保科技>>工程案例>>

贵阳市花溪区阳光街道:让垃圾分类提升“三感”红利

  □ 徐 迪

  关键词:

  ●人人参与

  ●党建引领

  ●一事一议

  案例特点: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阳光街道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日常重点工作,全方位多渠道营造垃圾分类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氛围,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主动开展家庭源头分类、桶前值守、知识宣讲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以身示范带动影响周边居民。同时,积极落实业委会、议事会、物业服务企业、志愿服务队、网格员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按照“一事一议、一事一研”原则,与居民们协商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等事宜,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贵阳市阳光街道地处花溪区中心,辖区总面积4.32平方千米,下辖9个社区居委会,共有楼群院落161个,还有大型商超及城市综合体、机关企事业单位等。

  阳光街道紧紧围绕党建引领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标准、高要求推进“三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积极探索、主动作为,让“三感”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阳光街道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日常重点工作,成立以党工委书记与街道主任任双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社区居委会为成员的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专人具体负责。今年以来,阳光街道召开 35次党工委会议、7次主任办公会、8次专题会,研究垃圾分类工作,并多次进行现场调研。同时,制定《阳光街道2021年“三感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程实施方案》《阳光街道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奖励机制》等制度规范,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序进行。

  以多元宣传为引导,全方位多渠道营造生活垃圾分类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氛围。阳光街道在辖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以及人流密集的路段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利用辖区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垃圾分类公益宣传视频;入户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品、环保袋等;鼓励居民签订垃圾分类承诺书,推动居民逐步改变传统垃圾处理方式的认知,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逐步培养群众自觉分类、定时投放的意识,为社区绿色发展凝聚共建共治力量。通过开展“七彩阳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居民积极主动加入到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中。

  阳光街道以党建引领为统揽推进社区治理,注重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组织动员各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主动开展家庭源头分类、桶前值守、知识宣讲、调查研究、听民意解民忧等志愿服务活动,以身示范带动影响周边居民。阳光街道还组织各社区党员、居民开展垃圾分类“撕名牌”等游戏,让大家在游戏中学会正确分类垃圾。同时,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座、答题等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知晓率、参与率和垃圾分类的有效率。在学士社区试点推进工作中,采取政府扶持、物业服务企业主导、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成立“学士社区贵大南苑小区垃圾分类工作组”,邀请区直相关部门全程指导,制定工作量化标准、宣传公示栏和居民参与路径图,让居民一看就懂、清晰明了。

  阳光街道所辖各社区建立“党支部、党小组、楼栋先锋示范党员”三级组织体系做实党建工作。他们从居民诉求出发,以楼栋党小组、党员“双服务”的方式,通过“城市夜话”、坝坝会、议事亭等阵地倾听群众对小区院落实施垃圾分类的意见和想法。各社区积极落实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按照“一事一议、一事一研”原则,与居民们协商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等事宜。

  阳光街道还从工作经费中确保一定资金用于垃圾分类工作,加大投入确保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目前,辖区内共有小型垃圾转运站19个、压缩站2个、清洁站2个,较为完备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已经形成。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