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环保科技>>工程案例>>

中国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

中国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

2013.04.17   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



 
    近年来,为支持环境保护和促进节能减排,充分发挥税收调控功能,增加或降低能源资源的使用成本,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国家初步建立了促进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税收体制,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效果。这些税收政策按照调节的方向分为鼓励类和限制类两类措施。鼓励类的税收政策主要是支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能源节约、鼓励资源综合利用、加强环境保护等。限制类的税收政策主要体现在将开采、消耗不可再生能源资源纳入税收调控范围以及对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生产提高税负等方面。
 
    一、我国现行鼓励类的税收政策措施
 
    (一)支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1.对风力发电、垃圾发电、部分水力发电、小水电和燃料乙醇实行增值税、消费税优惠政策。
 
    对2008年1月1日以后经批准的,符合《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条件的水力发电新建项目、核电站新建项目、风力发电新建项目、海洋能发电新建项目、太阳能发电新建项目、地热发电新建项目等公共设施项目,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给予“三免三减半”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二)促进能源节约和降低排放
 
    1.对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财政部会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公布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试行)的通知》,对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应符合的条件进行了明确。
 
    2.对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列入《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专用设备,可以按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抵免当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企业当年应纳税额不足抵免的,可以向以后年度结转,但结转期不得超过5个纳税年度。
 
    3.对部分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政策。
 
    4.降低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从2008年9月起,排气量在1.0升(含1.0升)以下的乘用车,税率由3%下调至1%。
 
    5.对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7.5%征收车辆购置税。
 
    6.对东北地区低丰度油田和衰竭期矿山在不超过30%的幅度内降低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等政策。(一)鼓励资源综合利用
 
    1.从1995年至今,对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分别给予了增值税免税、减半退税和全额退税的优惠。享受优惠政策的产品包括以废渣为原料生产的特定建材产品,以垃圾为燃料生产的电力、热力,以煤炭开采过程中伴生的舍弃物油母页岩为原料生产的页岩油,以废旧沥青混凝土为原料生产的再生沥青混凝土,以掺有废渣的原料生产的水泥(包括水泥熟料),以退役军用发射药为原料生产的涂料硝化棉粉,以工业企业生产的烟气和高硫天然气脱硫生产的副产品,以废弃酒糟和酿酒底锅水为原料生产的蒸汽、活性炭、白炭黑、乳酸、沼气。以煤矸石、煤泥、油母页岩为燃料生产的电力、热力,利用风力生产的电力、再生水、以废旧轮胎原料生产的胶粉、翻新轮胎、污水处理劳务、以工业废气为原料生产的高纯度二氧化碳产品,以废弃动物油和植物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部分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等,上述政策,促进相关废弃物的资源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
 
    2.2006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止,对纳税人以农林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具体包括木(竹、秸秆)纤维板、木(竹、秸秆)刨花板,细木工板、活性炭、栲胶、水解酒精、碳棒、沙柳箱板纸等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办法。2006年至2009年,退税比例为100%,2010年退税比例为80%。从2011年1月1日起又延续了此项优惠政策,退税比例仍按80%执行。这促进了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次加工材、小径材、农作物秸秆和蔗渣的资源化利用,也解决了上述农林剩余物废弃后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
 
    3.对煤层气抽采企业实行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对烟气脱硫生产的二水硫酸钙等副产品减免增值税。
 
    4.对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5.对地面抽采煤层气暂不征收资源税。(二)鼓励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
 
    1.对节能服务公司实施符合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将项目中的增值税应税货物转让给用能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
 
    2.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取得的营业税应税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
 
    3.对企业开发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给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
 
    4.对节能减排技术服务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形式,从事《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符合条件的,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给予“三免三减半”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二.我国现行限制类的税收政策措施
 
    限制类的税收政策主要体现在将开采、消耗不可再生能源资源纳入税收调控范围以及对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生产提高税负,以促进资源、能源节约使用和减少排放。(一)在消费税方面的措施
 
    1.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
 
    2.提高大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
 
    3.对含铅汽油按更高的税率征收消费税。
 
    4.对实木地板、木制一次性筷子纳入了消费税征税范围,税率均为5%。(二)在资源税方面的措施
 
    1.近年来,根据资源状况及市场情况的变化,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提高了原油和天然气资源税税额标准。
 
    2.陆续提高了煤炭产区的煤炭资源税税额标准,并将焦煤资源税税额统一提高至每吨8元。
 
    3.取消了对有色金属矿原矿的资源税优惠政策,降低了对铁矿石资源税的减征幅度,提高了稀土矿等部分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其他非金属矿原矿的资源税税额标准。
 
    4.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精神,新疆及整个西部地区分别于2010年6月1日和12月1日实施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重新修改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增加从价定率的资源税计征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修改后的资源税暂行条例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三)财产税类方面的措施
 
    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开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并提高了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税额标准;对纳税人拥有或管理的车辆、船舶开征车船税。
 
    (四)出口退税方面的措施

    2006年9月15日,在调整了部分出口商品增值税退税率,同时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2007年7月1日,又较大幅度地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取消“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退税。2008年以来应对金融危机先后七次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科技含量及附加值较高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并坚持对“两高一资”产品取消出口退税政策这条底线不放松,进一步规范了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政策。
 
    三、进一步健全税收政策促进节能减排
 
    “十二五”时期我国节能减排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加快形成保证节能减排、实现科学发展的税收体制机制,促进污染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实现,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贡献,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税收工作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责任重大任务。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和贯彻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总体部署,根据我国税制改革总体目标和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税收制度要求,紧紧围绕《“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贯彻落实,结合税制改革和税种特点,继续落实并适时调整完善现行鼓励节能环保的各项税收优惠措施,健全税制体系,完善政策内容,进一步健全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税收激励和约束限制并重的机制,加大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利用率低的行业、企业和产品的限制或惩罚力度,鼓励节能减排降耗,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实现“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作出积极贡献。具体措施主要有:

    一是继续落实支持节能减排的增值税政策。继续积极贯彻落实支持节能减排的增值税政策,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实时跟踪政策执行情况和效果,及时研究政策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二是进一步调整完善消费税制度。研究扩大和调整消费税的征税范围,扩大消费税的征收范围,调整消费税的税率结构和征税环节,充分体现国家产业政策的向导,进一步加强消费税促进节约资源、环境环保和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三是积极推进资源税费改革。按照价、税、费、租联动机制,适当提高资源税税负,完善计征方式,将重要资源产品由从量定额征收改为从价定率征收,依法清理取消涉及矿产资源的不合理收费基金项目,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四是落实并完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以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及相关配套政策为基础,根据政策执行情况和节能减排技术发展情况,适时研究调整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提高企业参与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

    五是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环境保护工作重点,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选择防治任务繁重、技术标准成熟的税目开征环境保护税,逐步扩大征收范围,强化税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直接调控作用,减少污染物排放。




 
(责任编辑:孫念君)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